6月29日,“智能建造中国行2025”大型公益活动(山东站)在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盛大启幕。活动聚焦产教融合有效途径,着力推动产业需求与院校人才培养紧密衔接,吸引了山东相关高校、企业代表及山东城建学院师生近200人齐聚泉城,共话行业数字化转型路径,为山东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注入创新动能。
中国建设教育协会副理事长兼高职成教专委会主任委员王凤君出席活动并讲话,中国建设教育协会常务理事兼高职成教专委会秘书长赵研主持开幕式并作学术报告;山东省建设科技与教育协会会长、全国建筑技术学科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王崇杰,山东省建筑业协会会长刘勇,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张国强出席活动并致辞;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高绍远主持专家论道环节。
| 多维视角解码行业新生态
在专家论道环节,五位权威专家围绕智能建造领域核心命题展开多维解读,以“政策—技术—教育—产业”为横轴,“理论探索—实践案例—未来趋势”为纵轴,构建起立体化的知识分享体系,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多维度的思考与启示。
赵研以“智能建造专业人才培养方向”为主题,系统构建包含数字化设计、智能装备操作、智慧工地管理等模块的知识体系,为院校专业建设提供“施工蓝图”。
丰坦机器人CEO、创始人李自可作“智能建造建筑机器人国内外项目应用及人才需求探索”主题分享,详细介绍了建筑机器人技术研究及工程实践历程,深入分析了智能建造领域人才需求现状,并着重强调了产教合作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山东城建学院智能建造技术专业负责人、山东省青年技能名师孙庆霞聚焦“智能建造技术专业探索与实践”,分享了智能建造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岗课赛证”模块化课程体系和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的成功经验与创新成果。
北京市建工集团五公司副总工程师、北京首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惠杰分享了“企业智能建造转型探索与实践”,详细介绍了安全监控等智能建造新技术、施工机器人等新装备、智慧工地等管理新模态在工程中的应用案例与成功经验,以及智能建造专业学生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天津城建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崔金涛以《智能建造试点城市发展现状解读》为题,深入剖析了全国智能建造试点城市的发展路径与政策导向以及天津市的成功经验做法,为山东省智能建造发展提供了借鉴参考,为专业建设提供了政策依据。
| 实训基地展现智造新势能
当天下午,与会人员参观考察了山东城建学院部省共建的新型建筑工业化与近零能耗建筑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切身感受该校各专业向建筑工业化、绿色化、智能化转型发展的坚定决心与实践成果。在山东省古建筑构件博物馆,大家沉浸式体验了该校红色文化、绿色文化、黄河文化、建筑文化、班墨文化“五位一体”育人体系。
在观摩区,“智能建造-建筑机器人装备群”上演技术秀,丰坦机器人自主研发的喷涂机器人能自动规划路径,实现涂料高效、均匀覆盖;安全管理机器人搭载AI视觉系统,实时监测施工区域安全隐患。现场还设置了造楼机模型动态演示高层建筑智能施工流程,直观呈现智能建造技术在不同场景下的创新应用。
“智能建造中国行2025”山东站活动成功构建了政行企校协同创新平台,通过多方战略合作与智能建造实训基地的升级建设,为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劲引擎。目前,智能建造的创新实践已在齐鲁大地落地生根,其发展势头必将催生行业新质生产力,为建筑业现代化转型培育坚实根基。
咨询联系 万先生 138 6800 4977